在我们脚下这个曾经创造过世界辉煌文明的关中大地,在历史上曾是权贵大地产的天下,留给小农的空间其实很少,当时关中农民与其说主要是佃农,不如说是权贵们的农奴。唐亡之后,关中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一去不复返了,权贵云集的状况因而改变,小农在关中的比重逐渐增长。大约从宋代以后,自耕农经济在关中逐渐占了优势。至明清时,关中地区土地集中程度在全国已是低的地区。民国时期,关中几乎是一个自耕农的世界,地权极为分散。连年的战争、匪霸权豪的欺压,再加上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使关中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破坏,凋敝破产的农村经济和封闭落后的农村生活,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关中做农村调查的学者们发出感叹:“身处其间,真不信这是二十世纪的文明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关中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时期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4个发展阶段。在这60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来,关中农村发生了巨变。可以说,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一个代表区域,关中农村60年的变迁是新中国农村、农民和农业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研究考察关中农村的发展变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启示:
一、农村现代化是农村变迁的主流和基本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着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一方面要遵循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探索和寻找在社会主义形势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具体方式和途径。60年来关中农村的发展变化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着力探索和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规律,团结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期实践的生动写照,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但总体来说,农村现代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关中农村变迁的主流和基本方向。
60年来,关中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业实现突破性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特色农业成效喜人,以关中为主体的陕西水果面积产量居全国前列,畜牧养殖迈入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结构实现了由单纯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方向的转变,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工业代替农业成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转变,农村工、建、运、商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村社会有了长足进步,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关系由城乡分割、城乡对立的关系正向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的方向发展。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要内容的村民自治全面推行,对农村基层重大事务的决策机制、村干部的选任机制、农村社会的管理机制乃至农村工作的整个运行机制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农民的生活和交往范围大大扩展,教育程度逐步提高,市场意识、自主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农耕文化正处于向现代化的演变过程中。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是推动农村发展变迁的主导型力量
建国以来,关中农村政治经济体制变迁的主要动力不是来自于关中农村内源性的力量,而是始终来自于自上而下的国家政权的推动,国家政权是推动关中农村乃至整个关中地区发展变迁的主导型力量。甚至是建国以来关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也带有强烈的政府行为色彩,与深入到自然村一级的党政机构的组织动员能力和领导协调作用分不开。
在今天关中农村经济发展实力还不强、社会发育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面对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党的领导、国家政权的力量仍然是推动关中乡村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资源。政府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是农村社会发展所需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农业、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者、调控者。基层政权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低,对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三、农村现代化必须选择走适合农村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
中国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复杂和由多种要素促成的过程,既有时间上的先后,也有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参差不齐是各地区的区位条件、经济实力、文化背景和历史特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正是由于存在各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的格局,才产生了区域现代化的问题。换句话说,放在一个较长的时段来看,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育水平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不能按同一个模式发展,只能走适合自己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
关中位于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区位特征、近代以来少有外来经济文化冲击影响的历史、农耕文化的深厚传统、工业化城镇化滞后、人口压力等,表明关中农村发展既缺乏商品经济的历史文化积淀等内源性力量,又缺乏外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外源性动力,更缺少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东部农村发展所面临的大好机遇和市场条件,所以,关中农村发展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传统农村逐渐萎缩的道路,也不可能按中国发达地区的模式发展,关中农村发展所走的应是一条适应关中农村特点的道路。这就是在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村经济内涵;同时借助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关中城市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争取国家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好乡村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长期战略选择
尽管60年来关中农村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目前关中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艰难的上升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落后,已成为农民增收缓慢的深层次根源和矛盾,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多数县域经济薄弱、公共财政支持能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大;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等。这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解决。关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难度和遇到的问题比东部省份要大得多、难得多、复杂得多,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只能是一个与关中现代化建设同步的历史过程。在今天关中城乡差距还较大的情况下,在大量人口还会长期沉积在农村的情况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搞好关中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不仅关系到关中1500多万乡村人口的福祉,也关系到能否为整个关中地区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和素质良好的劳动力队伍的问题,而稳定的发展环境和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是实现整个关中地区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条件。
(文章录入: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