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企业名称: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三农风采
挥洒激情和汗水 建设湖北新农村

   中共湖北省委书记 李鸿忠

    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已经召开,省委、省政府“三农”文件已经下发,农村工作的“大盘子”已经确定,政策措施正在陆续出台,接下来就是“抓落实”。基层的同志说得好:“落到实处才算事,落到实处才算本事。”农村工作抓落实需要坚定信心,需要饱含深情,需要提振精神,需要扑下身子。我想就这四个话题与全省农村干部谈谈心。

    第一个话题:坚定信心

    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农村是发展稳定的“底盘”。“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坚定信心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

    一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我们充满信心。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何谓“重中之重”?用群众的话说,党把农村工作掐在大拇指上,放在第一位置。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农村干部就是“第一位置工作者”。正是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有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我省“十一五”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是农业农村形势最好、农村面貌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干群关系最融洽的时期之一。全省粮食增产28亿斤,年均增产5.6亿斤;油菜籽、淡水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630多元,接连跨越4000元、5000元大关,年均增加520多元。农民的感受最直接也最实在。过去种田负担重,现在不仅免了税,而且还发“粮补、种补、综补、农机补、油菜补、能繁母猪补”等等补贴。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新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农村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社保试点推开,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强农惠农项目如春雨洒落在希望的田野上。监利县棋盘乡的农民贴出这样的春联:“开天辟地头一回,农民种田不交税。”鄂州市横山村的农民编出了这样的新民谣:“种田不要税,读书免了费,看病不大贵,老了还装个保险带(养老保险),农村政策确实好,农民感谢党关怀。”更为可喜的是,党中央还在不断加大“三农”工作的力度,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少。”可以肯定,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将越来越多,“三农”发展的形势会越来越好,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当然信心越来越足。

    二是“三农”工作地位特殊,我们使命崇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中国农民的全面小康,这是史无前例的盛世大业。现代化建设最繁重的任务是农业现代化,和谐社会最大的板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最艰难的目标是农民的小康。没有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进展。当前,我们正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在收入分配格局调整中促进农民增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三化同步”的任务艰巨,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前景广阔。而我们做农村工作的同志,正是这项事业的推动者、执行者、参与者。能赶上科学发展的时代是我们的福分,能参与艰巨而伟大的事业是我们的荣幸。

    三是老百姓殷切期望,我们责任重大。每一个“三农”工作岗位,都是一个责任席位。民以食为天,没得饭吃就要饿死人,仅是粮食安全这一块就有天大的责任。农村干部的责任,用一句话表达就是为农民服务。具体说有哪些责任呢?第一个是发展经济的责任。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湖北农业农村的跨越式发展,能搞多快就搞多快,有多大本事就要使多大本事。第二个是改善民生的责任。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决定成败。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我们要把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三个是稳定社会的责任。稳定是一切的基础。农村有句话:“一个白鹤守一个湖口,一个萝卜顶一个坑。”市县乡村党政一把手是稳定的第一责任人,所有的农村干部包括部门干部都是稳定责任人。第四个是落实政策的责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特别是强农惠农政策,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群干群关系,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民的积极性。这件事不是小事。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乡村两级干部,还包括县乡部门干部,为把政策送到农民手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的工作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群众反映政策不落实的问题还不少。我每次在网上交流,网友都提出这类问题,有的农民问,中央惠农的粮食补贴、种子补贴,村里截留了,这样对不对?这样做显然不对。即使是农民在有些方面欠了村子里的钱,乡村干部决不可以用这个理由抵扣中央的惠农补贴,一定要百分之百地把这笔钱送到农民手中,其他的另外算账,一码归一码。党的惠农政策是一根不能碰的“高压线”,谁敢碰谁就会受到追究和处分!

    第二个话题:饱含深情

    胡锦涛总书记告诫我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理解,这个情就是视群众为父母的赤子之情。我们要带着这种感情做农村工作,尤其要关心好农村的特殊群体。

    一是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一样关心农村空巢老人。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老龄人口400多万,超过全省老龄人口的一半。据分析,农村有80%左右的老人是“空巢老人”。没有他们的幸福,就没有整个社会的良心安宁。据有关部门统计,农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率远比城市高,其中,大多数是空巢老人。我们要关心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的问题,按照“六个老有”的目标要求,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基本方针,用“统筹城乡”的办法去抓,用“孝敬父母”的感情去抓,重点抓生活上的照顾、身体上的医护和精神上的安慰,努力让他们安享晚年。

    二是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孙子一样关心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经商,只能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交给邻居、托给学校。对这些长期缺少父爱母爱的农村留守儿童,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关怀。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去看望了武汉江夏区法泗镇的留守儿童,对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记忆深刻,好像那种眼神现在还“盯”着我。他们的父母亲出外了,我们就是他们的父母,我们要把留守子女的服务教育管理问题认真研究解决好。留守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文化教育问题,还有安全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习惯养成问题(比如一些孩子缺少监管终日沉迷网吧)等等一些问题。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把这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统筹考虑,不断创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和合力。

    三是要像对待自己兄弟姐妹一样关心农民工。农民工为我们的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化的征程上洒满农民工的汗水。我们的农民工干最苦、最重、最危险的活,很多农民工一年到头夫妻团聚不了几次,一年到头看不见父母孩子。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太不相称了,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社会组织都要关心农民工的问题,关心他们的就业和工资,关心他们的保险和医疗,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和老人赡养,关心他们的文化娱乐和民主政治权利。湖北是农民工输出大省,这是我省农村发展的一大优势,只要我们因势利导,农民工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我们的农民工政策要按照有利于城乡互促共荣的要求有一些突破。我省“十二五”城镇化目标明确提出,每年转移农村人口60万人以上,5年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这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更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性举措,要逐年落实到位。

    四是要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关心库区移民。我省是水库移民大省,各类水库移民近300万人。为了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建设,广大移民舍弃了世代相守的家园,来到新的地方安家创业。“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故土情深,人同此心。库区移民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各级干部要像对待自家亲人一样关心移民,走进移民家中,倾听移民心声,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使广大移民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各地要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现有各类移民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移民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努力实现每户平均转移一个劳动力的目标;同时落实支持政策,鼓励移民开展自主创业活动,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拓宽移民发展致富的路子,使广大移民与全省人民一道“同奔小康,共享富裕”。

    春节快到了,正是慰问群众、访贫问苦、传送温暖的时候。我们广大农村干部要走家入户,嘘寒问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送给广大农民兄弟,传送给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兄弟。

    第三个话题:提振精神

    为什么“红米饭,南瓜汤”,能够“天天打胜仗”?因为饭和汤里面有一种添加剂,那就是井冈山革命精神。为什么“吃草根,啃树皮”,能够“走过雪山草地”?那是因为我们的队伍有一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为什么“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败“飞机加大炮”?我可以肯定地说,光靠小米加步枪是打不赢的,准确的说法,是“小米加步枪加精神”,那是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我们做农村工作,需要有一种特别的精神,我看是不是包括这样三种精神:

    一是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去年廉政格言征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苦不过山区农民,累不过基层干部。是一位从基层调来的同志写的,道出了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艰辛。农村相对苦,农村工作也艰苦;农民相对穷,农村干部也清贫。搞农村工作,尤其是农村基层工作,很辛苦,并且待遇又比较低。但基层干部精神状态好。我听说“九八抗洪”,长江沿线特别是监利、洪湖一带的干部,在荆江和长江大堤上、在烈日和暴雨中、在百年不遇的8次洪峰袭击下,死守90天,“一个党员一杆旗”,个个脸上晒得像牛皮一样黑,人人手上像蛇一样蜕了一层皮。这就是“九八抗洪”精神的体现,农村工作确实需要有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这种精神到今天一点也不过时,尤其是农村工作更需要大力弘扬。

    二是要有甘于寂寞、乐于坚守的精神。县乡村三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包括下去挂职的干部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要埋头向下多干些实事,要坚持守着乡里干,乐于到艰苦的地方锻炼,要像周新武同志那样,建功立业在基层,美名流传在乡村。请大家相信,党和人民不会忘记扎根基层的同志,不会忽视默默奉献的同志,不会亏待干出实绩的同志。我们会从政治上、组织上、学习上、经济上、生活上多方面给基层干部以倾斜关心,我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政策,还将继续加大鼓励措施。

    三是要有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革命的年代,湖北英雄辈出;发展的年代,湖北的干部更应该奋发有为。新时期的农村工作,迫切需要创新。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时期,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业生产进入高成本阶段,农村劳动力进入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工农城乡关系进入统筹互动阶段。人要进城、钱要下乡、地要流转、粮要稳定、基要夯实、事要合作正成为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特征。我们要用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新问题,如创新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农村土地机制、创新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创新公益事业建设管理机制、创新科技与人才支持发展体制机制等等。能拼搏能创新,即使在一个村里干,也可干出汉川市福星村、洪湖市洪林村的成就;即使在一个村民小组干,也可干出嘉鱼县官桥八组的业绩。

    第四个话题:扑下身子

    我有这样三条建议与同志们共勉:

    一是勤到基层去。温家宝总理曾经要求:“各级从事农村工作的领导,尤其是县乡领导干部,要经常进村入户,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了解农民对政府的要求。”很多农村干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也有这样一种现象:现在交通便捷了,到基层去的反而少了;通讯发达了,与群众的沟通反而难了;干部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反而下降了。我们的市县乡三级干部确实整天在忙,但有些干部,往上面跑的多,往下面跑的少;往沿海跑的多,往沿湖跑的少;往发达地区跑的多,往贫穷地区跑的少。我们要多往基层跑,特别要多往贫困地区跑,多往受灾严重的地方跑,多往矛盾突出的地方跑,多往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跑。发生灾害的时候,救灾物资是重要的。还有一种“东西”也非常重要,那就是感情。前不久,省里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灾情发生时,掌握实情,靠前指挥,并推行县领导干部包乡镇、乡镇(部门)领导干部包村组的做法。群众看到干部在他们身边,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心理上的依靠。某种意义上,这比救灾物资还宝贵。

    二是沉到基层去。群众把我们有的干部下基层比作“鸭子”现象,下了水而沉不下去,头是下去了,尾巴却一直浮在水上。有的同志还真是这样,坐在车上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回到市里谈一谈,“下水漂一圈”就回来了。还有一种是“鸬鹚”现象,有一种抓鱼的水鸟叫鸬鹚,这种水鸟专门沉到水底去抓活鱼,越是深水越能抓到大鱼。我们要向“鸬鹚”学习,沉到基层去。怎样才算沉下去了呢?我想起码要做到,研究农村问题要进村,研究农业问题要下田,研究农民问题要入户,研究农民工问题要上工地。我们到农村调查和考察,应当努力做到这么几少几多:少一些车水马龙,多一些轻车简从;少一些隆重接待,多一些食宿从简;少一些充分准备,多一些随机抽样;少一些各级干部接见,多一些跟广大群众接触。

    三是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和问题。到基层去要讲效率,如同出外招商引资讲效率一样,下基层要带着问题去。带着信访的问题,带着已经发生的问题,带着可能冒出的问题,带着外部刚刚出现的问题,带着近阶段思考的问题,带着事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下基层要帮助解决问题。遇到困难要迎难而上,遇到问题要抓住不放,遇到上访要现场办公。要切实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解决一些久拖不决的遗留问题,切实解决影响安定团结局面的大问题,切实解决阻碍科学发展的根本问题。当前湖北“三农”工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实现“三化同步”、“两增同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三化同步”,符合我们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实际。根据我们省的情况,在“三化同步”的基础上,我省还要加上“两增同步”,就是要实现农业增产增量、农民增收,这是湖北“三农”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湖北农业农村工作最根本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我们要相信和依靠大家,共同努力,把湖北“三农”问题解决好,尤其是把“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工作抓好。今年要完成“448”的主要发展目标,即农业增加值增长4%,粮食增产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左右。这是硬碰硬的指标,必须实打实地干。

    虽未“促膝”,已是“长谈”。春节将至,湖北大地普降瑞雪。

(文章录入:admin)






网站公告 | 专家顾问 | 党建通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农发中心 联办单位:人民政协报中国三农快讯栏目 中国信息报中国三农快讯栏目 中国三农快讯杂志社 中国三农网络电视台 中国国际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园 中国三农产业优质农产品基地 中国三农产业工作委员会 中国三农创新产业发展联盟委员会 国农网 国农一号网 国水一号网 国药一号网 国果一号网 国桃一号网 国米一号网 国瓜一号网 国食一号网 国菌一号网 国油一号网 国茶一号网 国枣一号网国服一号网 石榴一号网 国畜一号网 国肥一号网 中华红豆杉网 中华香猪一号网 中华黑猪一号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13049219号-6 中国三农产业化工作委员会官方网 http://www.zgsncy.org/ 保留所有权利 电话:010-59195896 邮箱:zgsncy@163.com QQ:1312232271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安达方正律师事务所万文战律师 感谢您的支持,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