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11年5月30日《新闻晚报》)报道:到今年的6月1日,“限塑令”的实施就将走过三个年头。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限塑令”实施后,全国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年使用量减少240亿个以上,累计减少塑料消耗60万吨,相当于节约石油360万吨,折合标准煤5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万吨。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2/3以上。
按理说,“限塑令”实施三年整,取得了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的了,那么国家发改委对这样的成绩不太满意呢?原因在于,超市、商场堪布到有人使用塑料袋或者有少数人使用塑料袋,但是菜市场使用塑料袋非常普遍,甚至于还有升温之态势。据悉,菜市场的小商小贩为何继续使用被禁用的塑料袋,其理由是,卖菜的若不送袋子,买菜的人就不方便,因此影响了生意。尽管不少人知道,有颜色的塑料袋有毒不能用,不少人采取用白色的塑料袋,但又因为白色塑料袋太薄了,稍不留意就破了,以至于买水产产品不能用,所以,多数人还是习惯用有颜色的塑料袋。再加上市场对菜市场用塑料袋监管不严或者说根本就不管了,“限塑令”在菜市场等于“无用”。
实际上,从国外管理塑料袋方面也可以略知一二,很多国家在限制塑料袋使用上,都没有将农贸市场纳入其中。针对这种状况,有人提议,“限塑要一步一步走,国外很多国家至今没有限制农贸市场的塑料袋使用,与其让限塑成为一纸空文,不如集中优势力量攻下商场超市。”但同时,又提出可以向爱尔兰国家学习,如果使用了塑料袋,那么就要求消费者支付生产成本和支付环境成本,具有惩罚性。并且利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形式,向消费者征收,这笔税收被政府收取后,将用于废弃物管理等环保项目,并向公众公开使用账目,据悉,在爱尔兰获得了广泛支持。因为,“爱尔兰是世界上限塑最成功的国家。”
尽管如此,笔者以为,限塑还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在没有新的产品可以替代使用塑料袋的前提下,“限塑令”还应该加强对超市和商场的监管,抓住大头,逐步逐步达到最终限塑的目的与效果。菜市场之所以是“重灾区”,因为那是公众每天必须面对的。上街买菜,没有塑料袋,拿什么装菜呢?还有就是,日前,被人们广泛关注的垃圾处理一事以及垃圾分类之事,如果限塑,那么这垃圾如何用什么装呢?
因此,限塑不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或者用行政命令等,而应当是双方互动的,是政府和群众共同努力的,这样“限塑令”就会发挥其应有之作用的
(文章录入:admin)
|